自古文人多爱竹,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又如郑板桥的《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赞美了它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精神。
竹是花中四君子,竹是岁寒三友。
我爱竹,爱它春雨过后带给我的独特美食,爱它炎炎夏日送来的徐徐清风,爱它深秋时节万物凋零从中那一抹苍翠,爱它冬日大雪压竹林的美景。
蛰伏了一个冬日甚至跨越两个年份的新笋,在某个春日里悄悄露出来尖尖的小脑袋。这种长时期的龟速生长给他以后的长成高耸的成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赞它这种韬光养晦的豁达精神。
待春雨一下,它破土而出,长成一个个粗壮的春笋,宛若一座座迷你宝塔。这时的笋挖出或蒸或煮即成了人们餐桌上得独特美味。我赞它这种蜡炬成灰,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竹笋基本定型蜕变成幼竹。这个过程很是迅猛,有了前期坚实基础的奠定,竹笋到达了它成长生涯的鼎盛期,成竹速度飞快,甚至一个昼夜能窜出1米高。我赞它这种突飞猛进的进取精神。
成竹是天然环保的材料,它是大众握在手中的筷子,它是音乐家手里的笛子,它是老人栖息的椅子,它是文人雅客观赏赞叹的风景………(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