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Ⅲ标段(明楼站(不含)至红联站)顺利完成单位工程验收。此次验收由宁波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业主、设计、监理及第三方测量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组一致认为该标段工程实体质量、内业资料及功能实现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此次验收通过,标志着该标段轨道工程全面转入后续机电调试及运营准备阶段,为6号线一期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攻坚历程:从短轨通、长轨通到工程验收
本次单位工程验收的顺利通过,是铺轨Ⅲ标段继2025年6月16日提前实现短轨通、6月30日完成长轨通节点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在短轨铺设阶段,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散铺开拓+机铺强攻”双模并进工艺,通过机动散铺突破作业面限制,再以大规模机械化铺轨冲刺,最终提前30天实现短轨贯通。长轨焊接阶段,面对隧道内高温高湿环境,项目团队投入35名专业作业人员和一台高效焊接设备,以日均焊轨500米的速度稳步推进,于6月30日圆满完成全线长轨无缝焊接任务,确保了线路的平顺性与列车运行的高稳定性。
二、绿色建造与文明施工贯穿全程
在施工过程中,铺轨Ⅲ标段始终坚持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理念。项目大规模应用新能源轨道车、新能源电正火技术及新能源铺轨小车,显著降低碳排放与噪音污染。同时,现场严格实行标准化管理,物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晰,采用扬尘控制与废弃物回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部还通过“战高温送清凉”、节日慰问等活动保障工人健康,将人文关怀转化为施工效率,实现“硬攻坚”与“暖关怀”深度融合。
三、标准化管理赋能工程质量
项目管理团队严格执行业主“按图按方案施工”原则,深度应用“三分法”风险管控机制,并创新推出“八大工序标准化手册”及一体化伸缩缝成型装置等专项方案。在单位工程验收中,验收组重点核查了合同履约、实体质量及工程档案资料,对轨道几何尺寸、焊缝质量、道岔稳定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质检站及各方代表对项目标准化施工和过程管控水平给予充分肯定。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作为东西向交通动脉,串联宁波西枢纽、三江口核心区、高新区及北仑小港,对完善城市路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铺轨Ⅲ标段的连续胜利不仅为后续机电安装、联调联试预留宝贵时间,其“双模铺轨”组织经验、绿色施工技术及标准化管理模式,也为复杂城市轨道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项目将全力推进项目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向着全线开通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