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这首送孟浩然诗,曾无数次激起我游览扬州的念头。又是烟花三月,终于了却“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心愿。
扬州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隋唐时期已闻名天下。清朝时,由于康熙、乾隆皇帝屡屡南下,而扬州又是必经之地,这里就更引人注目。扬州充满人文气息,古往今来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如清朝的“扬州八怪”,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等都与扬州有着深厚的渊源。
悠久灿烂的历史给古城扬州留下了点点胜迹,城内遍布古典园林,帝王遗迹、千年古刹、亭台楼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扬州的景色首推瘦西湖。扬州的瘦西湖并不逊色于杭州的西湖。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西子姑娘,那么狭长的瘦西湖就是一个比西子姑娘更柔美的绝代美人。瘦西湖的风光旖旎,绿水荡漾。它的美在于时宽时窄的湖面和西岸丘阜间,相形度势布置的建筑物和栽种花木。细雨微朦间,泛舟在湖面上,湖中洲屿散落,岸旁亭园不断;楼台亭阁,水榭回廊,相互衬托,彼此借景,别有韵味在其间。
瘦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绰约多姿的五亭桥,造型美观别致,如同一条彩带束着瘦西湖苗条的腰。桥上五亭飞檐翘角,典雅瑰丽;桥下伸四翼,纵横大小15个卷洞,各洞彼此通连。从里向外看,每个洞外皆有一幅不同的景色。每当皓月临空,洞洞各衔一月,银光荡漾,如得15轮圆月。一时波撼星汉,众月争辉,为瘦西湖上奇景之一。
从瘦西湖乘游船北行,一路风光旖旎,绿水荡漾;楼台亭阁,水榭回廊,互相衬托,一弯就有一组景,一会儿便抵蜀岗平山堂下。立于堂前,凭栏远眺,长江南岸的排排峰峦,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形成“远山来与此堂平”的意境,真是耐人寻味。欧阳修曾在此处写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中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的佳句。三月堂前琼花盛开,比霜赛雪,随风而舞,琼花和隋炀帝的典故就这么真真切切地涌上心头,平添一分惬意。
扬州的柳是独一无二的。扬州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水源充分,土地湿润,宜于植柳。据史载,隋炀帝下巡江南后,先是在新修的运河边植柳,皇帝带头种了一棵,后来一直种到扬州。河边植柳一则为了护堤,二则为了遮荫,再则为美化。随后,扬州遍地植柳,杨柳成了扬州的象征。
组照系佳能A620傻瓜机拍摄,曝光未补偿,F/4,1/500,焦距15mm。